<nav id="qa2k4"><strong id="qa2k4"></strong></nav>
  • <menu id="qa2k4"><menu id="qa2k4"></menu></menu>
  • 重要新聞

    第七屆中國長沙國際職業教育大會楊靜利院長訪談錄

    2023年09月14日 瀏覽量: 來源: 作者:

    第七屆中國長沙國際職業教育大會楊靜利院長訪談錄

    記者:

    各位好,歡迎回到第七屆中國長沙國際職業教育大會職教聯盟云學院的直播間,現在坐在我身邊的嘉賓是滄州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楊靜利,楊院長您好,歡迎您。

    我們國家近幾年對職業教育相當重視,無論是從發布的各種的利好政策,還是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辦,我們都能看出來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那么我們今天也是借助這次大會,準備了三個問題,在此也希望能夠得到楊院長的回答。

    第一個問題是我們國家一直鼓勵職業教育領域里面的對外交流合作,咱們學校在對外交流合作方面有什么比較深度合作及成就,能夠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楊靜利:

    我們學院開展對外合作交流,最早是從2003年開始的,當時是與烏克蘭、波蘭兩個國家開展合作,主要是把我們的學生畢業生向外輸送,主要是??飘厴I之后,在這兩個國家接本科,甚至再接研究生,陸陸續續這幾年一共推送了1000多名留學生,這些學生到現在都畢業了,大部分回到國內發展,發展的還是比較好的。

    記者:

    有沒有一些特別精彩的學生的案例。

    楊靜利:

    現在有在高校任教的,也有一些自主創業辦企業的。另外我們從16年開始招收國外留學生,到現在為止,有50多個國家的學生到我們學校來就讀,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人數最多,是121人,受三年疫情影響,現在還剩30多人。

    記者:

    他們現在是還在學校?

    楊靜利:

    一直在學校。我們還在國外設立了一些基地,比如說在蒙古的二十一中,我們設立了我們的海外中文加技能培訓基地。對國外的學生進行文化培訓和教育培訓,主要兩個包括兩個方向,一個是畜牧獸醫,畜牧獸醫主要是服務于畜牧養殖,因為我們學校是河北省職教聯盟理事長單位,畜牧獸醫是我們的骨干專業(和蒙古的主要經濟產業對口)。另外就是文化方面,我們滄州是武術之鄉也是雜技之鄉,所以對外開展武術和雜技方面的培訓。

    記者:

    滄州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這個是咱們在對外交流合作方面做的這些成果。

    第二個問題是2022年我們國家頒布了新的職業教育法,在職業教育法里面對職業院校自主的辦學權有了一些規定,您對此是怎么看的?

    楊靜利:

    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主要的做法就是把專業建造產業群、產業園。當然離不開政府的政策的支持,我們主要和當地的一些縣域經濟進行合作,和當地政府聯合,在當地的一些產業園內設立專業。也就是說把我們的學生放在行業、專業群當中去。

    我舉兩個例子,比如說北京疏解首都功能,大紅門的服裝遷到了我們滄州,在滄縣建了一個服裝小鎮,能容納30多萬人,小鎮建完以后,大批的大紅門企業遷到了這個小鎮,我們也建立了服裝學院,并且今年已經把服裝學院的學生搬遷到小鎮中去,今年是400多人,預計是能容納2100人。

    記者:

    學生的數量其實還是蠻多的。

    楊靜利

    基本上把整個專業都遷過去了,這樣我們可以緩解實訓設備不足,條件不足的困難,學生可以利用當地的企業進行實習實訓。

    記者:

    其實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讓他們實操方面得到一個很好的進步。

    楊靜利:

    而且可以找一些比較熟練的師傅教我們學生,師傅聘成我們的老師比較方便。

    記者:

    這樣其實也是學校跟企業有了一個很好的結合。

    楊靜利

    目前來講我們建了6個這樣的分校。在滄州還有一個中捷產業園,過去是中捷農場,中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合作的一個農場,現在國家把一些化工、醫藥、生物醫藥之類的企業,目前有100多家遷到了這個園區,也是急需工人,我們把化工醫藥相關專業都遷到了這個地方,現在有2000多人。

    記者:

    其實這樣就也可以將來為他們多輸送更好的人才,更深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說到產教融合,第三個問題就來了,我們國家雖然對職業教育這么重視,我們學校也好,企業也好,其實也都在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它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校熱企冷,然后合作的程度可能不夠深,還是會面臨這樣的一些問題,對于這樣的目前的這種現象,您是怎么怎么看待的?

    楊靜利:

    對,你問這個問題帶有普遍性,也是人們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我考慮之所以學校和企業合作不深入,主要一個原因還是現在學校給企業帶來的利益不夠,所以作為學校來講,你給學企業能提供什么?要么就提供優質的畢業生,要么就提供技術指導。我們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探討,我們主要就是和企業有一個共識,就是企業和學校共同打造命運共同體,主要做法類似于過去那種委培生或者是定向生培養,就是說我們想方設法首先給企業提供一些優質的畢業生,這個做法主要就是通過訂單班的形式。最早我們是和唐山三友集團進行合作,唐山三友化工是國辦的化工企業也循環經濟的一個代表,我們通過和他們做三友班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到目前一直合作著,企業把自己的子弟送到我們學校來。

    記者:

    那就說明咱們學校在這一塊跟企業已經做得很好了。

    楊靜利:

    我們現在合作比較好,目前比較多的還不是化工,主要是動物醫學專業,就是剛才我說的畜牧獸醫專業,主要有君樂寶集團(是河北的一個養殖、奶業集團)、牧原集團、大北農集團那么四五個,還有當地的東風養鴨場進行深度的合作。

    記者:

    也是根據他們的這些企業的需求,然后去定制這樣的人才培養。

    楊靜利:

    對,我給你介紹一下東風養鴨廠,咱們知道北京的烤鴨的原料叫北京鴨,北京鴨的研制是中科院的一個院士叫侯水生院士,他研制的一個品種有80%的北京的烤鴨是出自河北的東風養鴨場,我們和侯水生院士和東風養鴨場,我們三方合作,在我們學校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老師們基本上暑假寒假都在廠里邊進行企業鍛煉,學生也在這實習,企業給學生出一部分學費,而且從入學就開始成立訂單班,也就是說招生即招工,人才培養方案由企業和學校共同來制定,企業的技術骨干參與到教學當中,而且有一些科研攻關,比如學校的教師和企業共同來做。

    記者:

    這樣其實對老師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楊靜利:

    這樣通過企業參與學校的教材和課程,這樣也就是把企業的文化也植入到課堂當中去。

    這樣一來,我們基本上是給企業量身定做學生的專業技術,這樣學生一個是招生即招工,畢業即就業,所以說我們這幾年就業率是比較高,一直在98.4%左右。

    記者:

    確實是挺高的就業率。

    剛才聽楊院長分享的這些,我覺得如果咱們中國的這些職業教育都按照這種模式去發展的話,這確實是一種產業跟學校真正深度的一個融合,才能夠達到我們職業教育的初心,對吧?我們學校要為企業服務、培養人才,企業也要服務于政府,要去發展經濟,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環。

    楊靜利:

    高校的主要職能還是培養人才。

    記者:

    非常感謝楊院長給我們精彩的一個分享,謝謝您。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內容
    俺去俺来也在线WWW色官网_香蕉大美女天天爱天天做_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_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_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